水流運動方式大不同:對稱 “搖擺” vs 非對稱 “快升慢降”
在礦山選礦物時,跳汰機靠水流上下運動讓不同密度的礦物分開,而隔膜和鋸齒波跳汰機的核心差別,就在于水流動的方式不一樣。傳統的隔膜跳汰機,水流上下運動像鐘擺一樣對稱 —— 往上走和往下走的速度、時間差不多,這樣礦物分層的 “活動空間” 比較固定,遇到粗細不一樣的礦物時,很難讓它們都分清楚。但鋸齒波跳汰機不一樣,它靠特殊的機械結構讓水流 “快升慢降”:往上沖的時間只占 1/3 到 1/4,往下落的時間卻占了 2/3 到 3/4,水流這樣 “急沖慢落”,能讓礦物層更松散,不同密度的礦物就能更清楚地分開。
選礦效果和成本:回收率更高,用水更少
從實際用下來的效果看,兩種機器的差距很明顯。尤其是選細顆粒礦物時,鋸齒波跳汰機表現更出色。比如在云南元陽的金礦,用它選出來的金礦純度能超過 80%,再簡單處理下就能直接提煉;和隔膜跳汰機比,選錫、鎢、鉛、鋅這些礦物時,能多回收 3% 到 5.5% 不等。而且它還更省水,因為水流設計更合理,不用額外補那么多水,耗水量能減少 30% 到 40%,同時在同樣大的地方,它能處理更多礦物,效率更高。
該用哪種?看礦山的實際需求
不是說鋸齒波跳汰機一定更好,關鍵看礦山的需求。如果是選常見的有色金屬,對精度要求不算特別高,而且是大規模生產,那傳統的隔膜跳汰機就夠用,技術成熟還穩定。但如果有特殊需求,比如要選最大直徑 60 毫米的粗顆粒重晶石、錳礦,或者要選砂金、細顆粒的鎢錫礦,甚至從冶煉剩下的礦渣里回收金屬,那鋸齒波跳汰機就更合適。而且它的零件可以靈活組合,還能隨便調速度,中小型礦山用起來也方便,現在很多追求環保的礦山都愿意選它。
